日期: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信息 > 媒体报道 > 工作报道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
转发至: 打印


20230209佛山日报:司法为民 创新求变.jpg

获得“国字号”荣誉,三水法院为什么能?

司法为民 创新求变

 

 /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 通讯员毛丽婷

  日前,最高人民法院表彰荣获“全国优秀法院、全国优秀法官、全国法院办案标兵”的集体和个人,三水区人民法院(以下简称“三水法院”)获评为“全国优秀法院”。该院是2022年广东省4家获此殊荣的法院之一。

  对于三水法院而言,这项荣誉得来不易、难能可贵。近年来,在司法改革的时代浪潮下,不少法院都纷纷拿出行之有效的新举措,在你争我赶中更好更优服务民生。

  作为基层法院之一,三水法院聚焦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目标,以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”的姿态,打出一套攻坚克难、创新求变的“组合拳”,不断优化司法服务,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,在全国众多基层法院中脱颖而出。

  数据显示,2022年全年,三水法院新收案件15849件,结案15920件,结案率同比上升1.6%,结收比100.4%,位列全市法院第一,圆满完成“两升三降”工作任务。

  

  速度

  诉前鉴定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29天  

  节约司法资源,减轻群众诉累,是每个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指标。三水法院主动“解锁”新模式,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、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案件中推行诉前鉴定,帮助当事人在诉前合理预判调解区间,促使双方在诉前达成共识,高效化解矛盾纠纷。

  三水市民卢某的命运在2021年来了个“急转弯”。卢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外出时,与驾驶汽车的吴某发生交通事故。送医后,卢某被诊断为大腿骨折、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。由于一直没有讨回赔偿款,卢某将吴某及保险公司诉至三水法院。

  一边,卢某伤残程度尚未确定,保险公司收集理赔材料、核实需要一定时间;另一边,卢某因为受伤导致其家庭失去经济来源。经三水法院调解员耐心释法说理,双方仍无法达成共识,现场调解僵持不下。几经解释后,双方当事人同意在立案前进行鉴定。让卢某意外的是,诉前鉴定结果一出,调解难题便迎刃而解。随后,三水法院调解员依据法律规定计算出了卢某应获得的赔偿金额。最终,保险公司同意赔偿卢某19万余元,双方很快签订了和解协议。

  据悉,进入诉前鉴定程序的纠纷中,近30%鉴定后即调解成功,平均审理周期缩短29天,有效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。2022年,三水法院诉前调成案件5082件,调成率51.42%,诉前和解工作被《人民日报》报道。

  其他行之有效的便民举措也在同步推进。对于标的不大、数额较小的案件,三水法院加大对原、被告的释明力度,多措并举提升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,让当事人省时、省力、省心;为群众提供线上、线下“一站式”诉讼服务,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,努力让群众少跑腿。

  据统计,2022年,三水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2630件,法定适用率达60.9%,位列全市法院第一,案件平均审理周期35天,比同期适用普通、简易程序民商事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4天;三水法院网上立案13217件、线上开庭和调解案件1900件、在线处理执行事务3800余项。

  力度

  适用预处罚机制执结到位1071.66万元  

  一次执行,让佛山市某包装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真切感受到了公平的阳光。

  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中,根据生效判决,某饮品公司应限期提走存放在某包装公司内的14.5万个塑料瓶,并支付货款、仓储费用合共106万元。然而,饮品公司迟迟未提走塑料瓶且拒付一切费用,严重影响了某包装公司的正常经营。某包装公司遂向三水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
  在查控阶段,案件承办人从某饮品公司存款已被足额冻结的事实,判断出某饮品公司存在实际履行能力,遂责令其5天内提走塑料瓶,并明确告知如逾期不履行,将对其罚款10万元。在预处罚强有力的震慑下,某包装公司厂房内的塑料瓶被彻底清空,并一次性收回了全部案款。案件终于画上圆满句号。

  预处罚是以预留空间的方式,向被执行人、协助义务人发出“惩戒预警”。如果配合法院执行,则不会受到处罚;如果在法院发出《预处罚决定书》后,相关责任人仍拒不履行法律义务,法院则将对其予以处罚。截至目前,三水区人民法院适用预处罚机制共计执结到位1071.66万元,取得良好效果。

  这是三水法院不断创新执行方式的一个缩影。三水法院以产业园司法需求为导向,提出六项执行举措,助力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;践行善意、文明执行理念,创新建立执行宽限期、预移送追究刑事责任等机制,实现“放水养鱼”……一系列的率先探索下,成效逐渐显现。

  2022年,三水法院办结执行案件5293件,执结标的总额3.8亿元,为2048家企业执行到位2.23亿元,对228名失信被执行人适用边控、搜查、罚款等强制措施,为95名及时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修复信用。

  其中,预处罚机制被广东省法院作为创新机制在全省法院推广,并被最高法院《执行工作动态》采用。两批执行系列案入选全市突出矛盾问题处置化解工作典型案例。

  温度

  预警信息卡给企业吃下“定心丸”  

  “如果没有你们及时预警存在的风险,我们企业可能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。”今年1月,乐平镇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拿着一张红色预警信息卡,向三水法院的法官表示感谢。

  一张小小的预警信息卡,为何让企业吃下“定心丸”?原来,该公司被某建设公司拖欠货款,于是将某建设公司诉至三水法院。三水法院发现该公司履行买卖合同时,在指定对账签收人方面存在瑕疵,对案件宣判的同时,也向公司发出了预警信息卡,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。

  近年来,经济下行压力增大,不少企业面临运营成本高昂、融资困难、融资渠道收缩等难题。对于企业遇到的风险,三水法院做好“自选动作”,既推动“正义提速”,也让司法资源更好服务营商环境。

  三水法院创新推出企业风险预警机制,将企业风险划分为管理风险、法律风险、市场风险三大类别及蓝、黄、橙、红四大等级,通过向企业、商会、行业协会、政府部门发放预警信息卡的方式提出指引性建议,有效帮助企业防风险于未然。

  除了探索企业预警机制,该院还积极落实佛山中院工作部署,成立推进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程”工作专班,制定《落实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程”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》,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“十项措施”,并牵头建立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信息通报机制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护航经济发展。

  2022年,三水法院办结破产案件42件,化解债务26.6亿元,出清“僵尸企业”14家,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和要素资源高效配置。

三水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麦嘉潮表示,2023年,三水法院将以“开年就是开局,起步就是冲刺”的态势,履职尽责、苦干实干、竞标争先,以高质量审判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为三水勇当佛山新引擎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。

    本文发表于2023年2月9日《佛山日报》·《今日三水》D02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