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信息 > 媒体报道 > 工作报道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
转发至: 打印

20211015三水法院:主动作为精准服务 营造企业_副本.jpg

三水法院主动作为精准服务 营造企业

发展“暖环境”

 

近年来,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法院(下称“三水法院”)秉持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理念,充分发挥司法职能,聚焦企业“急难愁盼”,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排忧解难,为地区营造稳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。

撰文:唐梦 毛丽婷 吕慧敏

注重前端化解  推动矛盾纠纷“源头治”

今年6月,民营企业佛山某公司的代理人向调解员送上了一面锦旗,感谢三水区诉前和解中心的高效快捷,让其3天就收回了全部欠款。

 7月,凭借特邀调解员——两名房地产协会工作人员的专业优势,区诉前和解中心一次性成功调解了298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,促使双方握手言和……

上述纠纷的高效化解,离不开三水区诉前和解中心的专业解纷服务。在化解矛盾纠纷的道路上,三水法院从“单打独斗”向多方力量“共同治理”转变。以诉前和解中心建设为着力点,三水法院积极联合区总工会、区妇联、各镇街司法所、镇综治办等部门形成调解合力,并与区房地产协会、区装修行业协会、佛山市保险协会等合作建立委派调解制度。委派调解机制建立以来,已成功化解案件957起。

此外,为实现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”,助力“无讼”村居建设,三水法院推动诉前和解向基层延伸。目前,设有16个诉前和解工作室,覆盖至区内各个镇街。据统计,自区诉前和解中心正式运行以来,已累计收案11682起,调解成功5661起,调成率近五成,“法院+”多元解纷机制使得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,消弭在萌芽状态。

“你们的法律指引很有针对性!”在“送法”进企业活动中,50名物业公司代表听得津津有味。如今,开展法治讲座、举办企业家代表座谈会、宣传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手册、发布典型案例等已成为三水法院的常态化工作。今年以来,该院共计走访房地产、饮料、陶瓷等近50家企业,开展讲座10余场。

 高效便民服务  畅通纠纷处置“高速路”

“法院的便民举措,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司法服务的优质高效。”今年2月,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原告公司寄来一封感谢信。在10个工作日内,三水法院完成了该案财产保全、促成和解等工作,使得相距2400余公里的双方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实现案结事了,原告一次性拿到了被拖欠3年的213万余元货款。

最近,家住南山镇的林某成为三水法院南山镇网上巡回法庭的第一位“体验者”。原本前往大塘法庭的40分钟车程缩短为不足10分钟,林某直呼:“这个‘家门口的法庭’实在太方便了”。

便利、高效、公正的司法服务,是投资者看重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要素之一,也是三水法院打造企业发展“暖环境”的重要举措。围绕该目标,三水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,大力推进“指尖”立案、“线上”调解、“云端”办案;制定《诉前委托鉴定工作规程(试行)》,明晰诉前委托鉴定程序适用条件、案件类型及流程等,促进纠纷前端化解;组建5个速裁团队,让简单案件审理驶入“快车道”……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三水法院适用速裁程序审结涉企案件1454件,调撤率达63.81%,为涉企纠纷的高效专业化解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。

 夯实诚信基石  全力优化营商“软环境”

“被告人黄某强犯假冒注册商标罪,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三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两万元……”此前,三水法院对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进行宣判,被告人黄某强等5人因组装假冒某注册商标手表被追究刑事责任。面对上述假冒注册商标等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,三水法院勇于亮剑,竭力扫清企业创新发展的“路障”。近3年来,审结涉公司企业刑事案件共89件,通过调解、责令退赔等方式为民营企业追回损失。其中,审结假冒注册商标、侵犯商业秘密罪等涉企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7件,涉案金额约2.1亿元。

 诚信社会环境是企业的“安身之本”。为此,三水法院不断加大涉嫌虚假诉讼的审查和线索移送力度,三年来以虚假诉讼罪等判处9人有期徒刑,以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为由对6人罚款16万余元。与此同时,全力打好惩治失信“组合拳”,将7467人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借助公园、广场等户外屏幕公开失信信息约1306人次,对61人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,以拒执罪将11人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,推动形成共同惩戒失信行为的社会氛围。
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主动作为、精细服务,努力以司法力量持续推动三水区营商环境建设更上一层楼。”三水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本文发表于2021年10月15日《南方日报》FC04版。